西双版纳摇钱树亩产千斤逼走象群农民靠它年入几十万
- 旅游景点
- 用户投稿
- 2023-12-30 16:20:48
7月3日,在网上“云养象”的网友们,收到了远方传来的快报:北迁的象群进入了玉溪化念镇。
在过去七十多天的时间里,“象群迁徙”始终是挂在互联网热搜榜头部的一个标题。
这群来自中国南部的17头大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牵动着无数中国人的心,有关部门甚至派遣了一只队伍专门拍摄象群的动向。
从云南普洱的深山幽谷出发,象群一路北上,跨过了哀牢山,直冲滇中腹地。
它们昼夜不停,有时浩浩荡荡走在高速路上,有时候松松散散进入农家村庄,可以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来形容这只象队。
纵然觉得新奇,但有一个问题,是从象群被发现之初,就萦绕在无数人心头的,那就是:
这15只大象到底为何背井离乡,向着遥远而不知所踪的那个目的地进发?它们要去哪里?它们为何离开家园?
这一切,也许要从西双版纳消失的森林开始说起……
一
2020年,在某乎网站上出现一个点击量很大的问题:
感觉西双版纳不好玩儿,为什么名气还是这么大?
众所周知,西双版纳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在一定程度上,这里称得上是风水宝地。
西北与普洱市接壤,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966.3公里,一江连六国,拥有4个国家级口岸。
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作为旅游地的优势所在,很多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切实体会到一日游三国的感觉。
而且,来到西双版纳,就相当于来到了傣族自治州,不同于汉族习俗,这里的大多数游玩项目与风景,都能让人感受到别样的异族风情。
来到这里的游客,主要追求的,还是一种神秘与原始的旅游体验。
很大程度上,西双版纳的神秘感是来自于它大片存在的原始森林。
所谓原始森林,自然是从久远的过去留存至今,没有被开发过的区域,这种存在无疑加深了人们对它的好奇,无论是原始森林本身,还是存在于原始森林中的鸟兽。
然而,近年来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加上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西双版纳地区很多的原始森林已经被大面积破坏掉了,被破坏的这部分森林,被统一改种了橡胶树和茶树。
在这些植物种下的那一刻,也许人们无法预料到,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引出17头大象愤然出走的故事。
2019年,西双版纳政府方面宣布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81、森林蓄积量1.89亿立方米;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1.34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面积由1958年的360万亩增长到现在的622万亩,按理说应该会容纳更多的物种生存。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森林覆盖率提高,并不意味着适宜亚洲象的栖息地增加。
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橡胶园生态岗位科学家吴志祥说过,不正确不合理的橡胶种植,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有研究表明,在云南种植了橡胶树的地方,连蚂蚁的数量和种类都会减少,与天然森林比起来,橡胶林鸟类的数量减少了70?而哺乳动物的种类则减少了80
去过西双版纳,或者关注过西双版纳旅游攻略的人们,对西双版纳勐远仙境一定有所耳闻。
以前,由于西双版纳特殊的地理位置,独有的植被与地貌,让它获得“天无三日晴”的称号,即使不下雨,西双版纳也是终年云雾缭绕,好似仙境。
然而,橡胶林的吸水特性,会大大降低空气的湿度,使得林区的储水能力随之下降,进而导致橡胶林其他的植物逐渐由于缺水死亡,最终灭绝。
于是,橡胶林的存在不但影响了景区的风景,还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植被的降低,使得食草动物减少,食草动物的减少,直接导致其他食肉动物的减少。
这也就是为什么游客们会觉得西双版纳越来越不好玩儿的原因,归根结底,风景的变化也是由于生物多样性降低。

二
回到文章开头的象群离家问题,有专家分析,亚洲象繁殖率大大提高的如今,这一队大象的出走,很可能是由于在原来的栖息地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
据资料所述,大象一般以嫩树枝叶、野果、野草、嫩竹、野菜及其它植物为食,在满是茶树与橡胶树的地区,象群显然无法获得这些食物。
既然,西双版纳的大象出走是由于人们大规模种植橡胶林,那么,种植橡胶到底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才能这样不顾一切的砍伐树木,改种橡胶呢?
据了解,一般橡胶树的经济寿命为35~40年,而橡胶树只需种6年,就可以产胶了,
以干胶计算,一般每株能产半斤胶水,种植了8到12年的橡胶树是最高产的,一般两天能够割一次。
这也就是说,从经济角度衡量,这是一种容易种植,且寿命较长,又很稳定的作物。
此外,橡胶在如今的市场上,仍旧是很受欢迎的存在,天然橡胶因其具有很强的弹性和良好的绝缘性,还有很高的可塑性,隔水、隔气、抗拉还耐磨,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医药卫生领域,还有工业、国防领域。
因此,橡胶不但不缺卖家,甚至还颇有些供不应求。据新闻报道,目前干胶的收购价格,大概是2万到三万元每吨,平均在24800元每吨。
以一棵6年开胶的树为例,每两天一割,每次的产量大概是0.25kg,如此计算,假设一个橡胶种植户种植了2000棵橡胶树,每次的产量在125kg,每年可以割8个月的话,那么利润就能够达到372000元。
如果种植的橡胶树更多,收益自然也能够翻倍。
在种植橡胶的农户里,亩产上千斤,一年收入几十万,那都是寻常事。
当人类的利益与其他物种形成冲突时,人们往往会选择自身利益,我们不能够评价对错与否。
但看着一队队的象群在家园迷失,甚至一路北上,踏上危险的高速路,冒着被伤害的风险,不得不让我们站在其他物种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利害关系。
从2012年开始,就陆续传出大象远离家园的案例,有些大象冲进农民的庄稼地大搞破坏被打死,有些大象独自踏上高速路造成车祸,种种案例并不是今年才出现。
2021年象群能够引发如此大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此次象群数量庞大,足足有17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社会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撇开经济原因关注事件背后的人文因素。
面对大象出走,有知情网友愤而在朋友圈道出背后的故事。
也就是近些年,西双版纳为了发展经济,破坏森林选择种植经济作物。
这位网友在结尾悲痛地举例,称2017年有一只饿到发疯的大象闯进了橡胶林,因为踩死了一个橡胶林工人,落得被打死的命运。
经核实,这位网友叙述的事件是真实存在的。2017年,两名男子在景洪市景讷乡贺孔村委会大黑山村小组外的橡胶林劳作时,与一头独行的野象相遇并遭到攻击,1人爬树避险获救,1人躲避不及,最终死亡。
不可否认两名男子是无辜的,但发疯的大象,也有其发疯的根源,它远离自己的栖息地,闯入本不该存在的地方,这惨剧背后的原因,才真正值得人们去关注。
结语
针对这目前存在的15只流浪大象,有网友建议,将它们直接空运回原本的家园,但专家对这种建议作出了否定。
原本就因为栖息地不适合生存才跑出来的象群,会因为重新回到了家园,而选择安居乐业吗?
答案是很明显的。
在西双版纳,一些象群保护基地,试图在特定的地方建立大象的食物基地,以此遏制大象破坏庄稼和远离家园。但收效甚微。
人们在焦头烂额为象群回家想办法时,十几只大象浩浩荡荡已经走出了相当远的一段距离,一路经过玉溪市、元江县、石屏县等地,每天以农田中的庄稼为食。
据资料显示,截止到5月26日,这群野生大象共“肇事”412起,破坏农作物达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已达680万元。
这场“人象拉锯战”必定还会继续下去,只希望人们在面对象群历险记时,除了猎奇与新鲜之外,还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到本质。
毕竟,人是自然的一份子,想要长久安定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就必定免不了与其他的物种和谐共生,象群只是其中之一,万物皆是如此。
或许,除了保护象群之外,尽快恢复大象的生存环境,严禁乱砍滥伐,恢复天然林的面积,才是给迷失的象群最好的礼物。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黑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